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

全部新聞

【新聞稿】2023年10月28日「地方政府的透明度與監督治理」座談
  • 發布單位:公共事務研究所

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學會、與公事所、中華政府與公共事務學會合作辦理今年度臺灣民主基金會補助系列座談,最後一場次「地方政府的透明度與監督治理」已於圓滿結束。

 

本次活動邀請到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葉一璋教授擔任主持,並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郭銘峰副教授作為引言人,以及中正大學政治學系莊文忠教授、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李宗勳教授、台中市政府政風處蔡佩珊主任秘書、台南議會觀察聯盟吳嘉恩研究員等專家學者一同與談、交流。

 

葉一璋老師開場時,首先闡述地方政府課責機制所面臨的挑戰,包括政風單位、廉政評鑑和透明組織等作為,指出透明度和課責需要學術界和社會力量的參與方能實現。

 

引言人郭銘峰老師介紹透明治理的起源以及國內外的發展趨勢,並談到現行政府的機制有助於公眾監督政府,也能讓地方政府的努力受到社會的認可。然而,目前制度框架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地方政府自主權不足、議事資訊公開規定仍有改進的空間、人事方面的限制,以及財政分配不均等。郭老師呼籲,賦予公民社會更多權力,以促進更多參與,確保各方面的課責機制順利運作。

 

第一位與談人李宗勳老師提到政府的透明度是監督治理的前提條件,雖然政府已經有公開資訊,但民眾不一定了解實際效果和數字背後的含義。李老師建議,應加強媒體和民間團體對非直轄市地方政府的監督,並將公民參與預算編列的作法擴展至更多縣市,以提高程序和結果的課責,促進公民社會參與,提升認同及支持。

 

第二位與談人蔡佩珊主秘分享了台中市政府連結下轄各機關推出「廉能透明獎」的經驗,包括流程標準化、公開程序和案件申辦進度、增加民眾參與機會,以及建立「企業服務廉政平臺」等措施,以提升企業參與意願,實現政府和企業的雙贏結果,這些做法值得其他縣市參考借鏡。

 

第三位與談人莊文忠老師回應了郭老師的引言,指出民主政治的精神在於:有權力的地方、越需要受到監督,並提出了貪腐方程式(Klitgaard, 1988)的觀點,除了制度設計外,還應納入主觀動機,以檢測貪腐發生的地點;最後,莊老師強調結合政策涉及的利益相關人和課責類型,搭配公民團體的監督,可以應用於地方政府反貪腐的策略。

 

台南議會觀察聯盟吳嘉恩研究員介紹其聯盟的成立背景和評鑑規則,強調評鑑制度必須精心設計,以因應議員質詢的多樣性,吳研究員提到,現在許多議員積極爭取發言機會、準備簡報,並有黨團的輔助機制;未來,聯盟期望擴大評鑑指標,包括預算審查和業務單位質詢,以獲得更多公眾社會的認可,這有助於提升政府的廉能,以及議員的自我認同及宣傳。

 

本次座談也與東海大學行管系李衍儒老師的課程合作,邀集東海大學行管系學生前來參加,期待結合年輕學子的參與,透過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民間組織代表的交流、探討與建言,能有助於深化臺灣地方治理與民主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