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

活動記錄

【新聞稿】台灣公共治理實驗室「公共政策與評估應用方法工作坊之系列演講第二場次」會後資訊公告
  • 發布單位:公共事務研究所

【活動紀錄】 

     公共治理實驗室於111學年度第1學期舉辦【公共政策與應用評估工作坊系列演講】,2022年11月03日為第二場次的演講活動,由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的副教授-陳思先老師擔任講者,演講主題為「城市永續環境行動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公共空間行動場域為觀察標的之實證性研究」。在陳老師所演講的研究當中,將里民活動中心視為城市永續環境行動的種子場域,並以臺北市中有獲得政府對里鄰活動場所提供租金補貼的301個里作為研究標的,釐清城市永續環境行動的影響因子。陳老師運用了Ostrom的IAD(Institutional Analysis Development Framework)框架作為理論基礎,一方面透過田野觀察進行非介入性的研究,觀察、記錄里民活動中心裡的空間條件以及環境行動的樣態,另一方面也將記錄到的特徵進行分類、歸類於IAD框架中相應的各個變項進行編碼,並進行問卷調查,再進一步運用多元迴歸分析檢證因果關係,其中的自變項包含空間大小、里活動的環保意識、環保規範歸類於IAD的外因變項,里民的互動及參與強度、參與者的多元性歸類為行動場域,並作為自變項與調節變項,而依變項則是涵蓋里民環保生活的融入度、里是否獲得政府頒發的環保獎項等主觀及客觀的永續環境行動成果。研究發現,環境永續行動的成果受到空間條件的影響,包含是否具備永續環境的相關設備,而環保規範的宣導、里民的行動網絡、環保意識的提升亦有助於推廣環保行動,空間大小以及參與者的多元性反而與行動推廣成果無關,其中,參與者越多元反而有減損行動推廣的調節效果。

 

      本場演講活動由本所教授-劉康慧老師主持,並特別邀請到本校國家發展研究所的助理教授-林竣達老師擔任與談人。林老師首先點出,相較於政府管治、市場機制的面向,陳老師的研究主要是從「社區互動」的角度探討環境議題,從里的角度出發也增添了許多溫度,而後針對研究方法的部分進行提問,包含臺北市的里是否具有某些特性而有外部效度不則的問題、陳老師在社區特質與規則上如何明確區分並與IAD框架中的元素作配對、透過田野觀察是否有找到原先IAD框架中所缺漏的新的指標或元素等,另外,林老師也提出建議,如將里之間或是里與其他層級政府單位的互動關係作為工具變項來進行探討,或可以進一步透過個案訪談更深入地從參與者間的互動內容與方式、里長在推廣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使研究更加完整、豐富。

 

      此外,亦有與會老師提出相關的問題,其中,郭銘峰老師針對問卷發放對象的屬性提出詢問、王宏文老師則針對田野觀察到的行動參與者的特性以及行動參與者所對應IAD框架的部分提出疑問,並點出里民活動場所的可近性與開放程度亦可能產生影響、黃建實老師則是建議可以增加或是修改依變項,使其不僅限於評量成果的檢視,可能較能檢證出行動參與者多元性的效果,本場活動交流豐富,並在熱絡的討論中圓滿完成。